上学路上观后感

时间:2024-06-11 21:34:24
上学路上观后感

上学路上观后感

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,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?写一份观后感,记录收获与付出。是不是无从下笔、没有头绪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学路上观后感,欢迎大家分享。

上学路上观后感1

今天看了《走路上学》这部电影,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震撼了。那大峡谷里的村民门靠着铁索来过破涛汹涌的大河,只要稍不小心就可能从铁索上掉下来。学生们在铁索上滑索来上学,有一些人还想不到上学,就拿瓦娃说吧,他姐姐上学,他也一样迫切想要上学。可是他妈妈不许他滑索,他就自己滑。

在铁索上滑的时候总是很害怕,但是为了上学,那也一定要滑。同时,滑索的时候也会出事故,你要是一不小心就命丧黄泉。瓦娃他姐上学有什么难题困扰着她,她弟弟总是帮助她解难题。姐姐总是说:“要是你上学,肯定学得比我好。”有一天,瓦娃的奶奶突然晕倒在床上,必须要叫医生,瓦娃说:“我来滑过去找医生!”可是,瓦娃他妈妈看了看江水,一脸的惊恐。说:“你不能过去,你不能过去。”切好,这时候姐姐回来了,姐姐立刻去找医生给奶奶治病。奶奶的病治好了,瓦娃又求医生治好他的好朋友---小狗明明。“没想到啊!我的最后一位病人居然是一条狗。”后来,弟弟突然问:“姐姐,上学好不好玩?”“好玩啦!有很多很多小伙伴呢。”“哇!真的吗?你看看我除了你,就只有明明这个好朋友了。”第二天下午,姐姐送他一个小风车。瓦娃说:“你是从哪里买的?”“我是在手工课上做的。”“上学真好!还能够做玩具。”吃完饭的时候,瓦娃他妈突然说:“你要是敢滑索,我就打断你的狗腿!!!”姐姐睡觉的时候突然对他说,她们学校要来个城里老师,明天就到学校。于是,瓦娃就偷偷自己一个人滑索来到学校。结果被城里老师发现了,瓦娃赶紧滑回去。又一天,他又滑过去偷听老师上课,这样持续了三天。结果被老师的一次家访识破了,他妈大发雷霆,还好有老师在场才平息了。老师留下了一双鞋到另一个家庭去家访去了。瓦娃也非常想要一双鞋,于是老师帮他买了。姐姐把鞋带回去,结果出了坠落事故,掉进大河里去了,瓦娃完全精神崩溃了。六个月后,一座桥建成了,他坐在桥上把她做的小风车扔到了河里,他又仿佛姐姐回到了他的身边。

我们现在走在桥上都害怕,更不用说滑索了。估计你一滑索就会传来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和可怕的鬼哭狼嚎,可是我看电影的时候下面有些人总是说:“死吧,死吧。”当看到老师在铁索上困住了,那些人就喊:“快点死啊,我等着啊!”“救老师的小女孩肯顶死!”反正我听到这些喊声就很烦!当瓦娃他姐出事故的时候,下面的人就尖叫:“哇!终于死啦。让我们欢呼吧!拥抱吧!唱歌吧!疯狂吧!”我感觉这些人特别没有爱心。怀疑他们是不是玩穿越火线玩疯了,还是玩杀戮地带玩成丧心病狂了。

大家不应该学那些精神病所在的事情,我们应该有爱心,尽所可能地帮助别人。我们也要体会体会别人的疾苦,不能被电脑俘虏成丧心病狂的人,一定要有道德底线。

上学路上观后感2

星期五下午,在学校的组织下,我们全校同学看了电影——《上学路上》。这部电影催人泪下,发人深省。

影片主要讲有一个小女孩叫“王燕”,她家境贫穷,为了挣学杂费的钱,她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。又是卖鸡蛋,又是卖笔,后来去摘枸杞子卖挣钱。开学那天终于挣够了24。8元学费的事。

影片中有许多场面令人感动不已。

“想读书,自己挣钱。”母亲留下了这样一句话。看到因没有钱读书而不得已嫁了人的同学,小王燕下定决心:自己挣钱。而对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来说,靠自己挣钱,又谈何容易!为了挣钱,女孩偷了家里的鸡蛋拿出来卖,而险些遭到妈妈的打骂;为了挣钱,她情愿低声下气地求那两个高傲的弟弟……在挣满学杂费归来的时候,女孩依旧在黄土地上飞奔,还是那个小小的身影,还是那双脚落地时有力的“啪、啪……”声。那声音震撼了我的心弦,这就是执着的魅力。

为了挣到钱,她把家里的鸡蛋拿了出来,数了一数,一共有九个鸡蛋,于是她蹲在鸡窝旁等着母鸡下蛋。蹲在母鸡身旁的她目光中充满着焦急与期盼。是啊!一个鸡蛋对我来说只是一份点心,可对王燕来说却是求学路上的一缕星光。她捧着这个鸡蛋,像捧着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一样小心。捧着这个鸡蛋,她的脸上绽出了微笑。她笑得多么甜,她笑得多么美,像一朵盛开的花儿。

“摘一斤枸杞可以挣到两角钱,摘一百二十四公斤枸杞我就能挣够二十四块八角钱,有了这二十四块八角钱,我就可以交学杂费了,我就可以上学了!!”这是王燕跟在卖羊人身后恳求他卖羊时的情景——听到这段话,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。这个小女孩的年龄虽然和我差不多,可她的所作所为却让我望尘莫及。她那强烈的要上学的愿望感动了我,她不怨天忧人,自强自立的精神折服了我。她要挣够二十四块八角钱的学杂费,就要摘一百二十四公斤的枸杞。一百二十四公斤黄豆大小的枸杞,她要摘多少粒,摘多少天?她要流多少汗,吃多少苦?想家的时候,谁为她擦去眼角的泪花?可是,坚强的她却从来没有埋怨过爸爸妈妈,也没有抱怨过家里的贫穷。

故事的结尾,让人感动更令人回味。当王燕摊开手,那一团被她捏得皱巴巴的钱呈现在老师和母亲面前,那是用她的汗水凝聚起来的一元一分一角,显得比那耀眼的百元大钞更有价值,这些钱同时又证明了她的能力和意志力,这是我们所不能及的,因为毕竟像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,但是意志力的体现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发生。

看完影片,我不禁在想: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,我们的上学路是这么平坦,这么幸福,而王燕的上学之路是这么坎坷,这么漫长。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!我们应该向渴望求学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,让他们也能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。

上学路上观后感3

我们城市里的学生,大多数都是坐自己的私家车上学,《走路上学》观后感。但我们都觉得这没什么,没有把这当成一种享受。当我看完《走路上学》时,我感觉我们的条件太好了。上个星期,我们学校组织在市民中心看了感人至深的电影《走路上学》。

《走路上学》讲了怒江边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学的感人故事。娜香和瓦娃住在怒江边,娜香的学校在江对岸,没有桥,她每天只能冒着生命危险,溜索上学。

而瓦娃还小,妈妈不让他溜,等爸爸打工回来才行。瓦娃整天闷在家里,他是多么渴望去对岸上学啊!于是有一次,他瞒着妈妈,偷偷去对岸看姐姐上学。不料被城里来的老师发现了,并且在一次家访中,无意中暴露了这个小秘密。谁知妈妈一听,气急败坏,瓦娃只好答应妈妈不再溜索。

城里来的老师知道学生们生活艰苦,就给每个同学一双鞋,其中也给了瓦娃一双。当时我真为他们高兴。但正高兴时,悲剧又发生了。娜香回家时,瓦娃的鞋从书包里掉了出来,她想去抓,但一翻身,人却从索上摔了下去,我一惊,心立刻沉了下去,娜香就这样离开了,观后感《《走路上学》观后感》。六个月后,政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桥,瓦娃终于可以上学了!但他多么渴望和姐姐 ……此处隐藏8670个字……一节课下课,同学们多少有些兴奋,排队时有些同学还问,“你有没有带纸巾?”。我们吵吵嚷嚷地进了体育馆,坐在了很好的观影位置。等全部同学,家长入场后电影开始放映。

电影写的是怒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所发生的事。那里的孩子每天都要溜索道去上学,那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。女主角的名叫娜香,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,她的弟弟看着她能去上学,能去溜索道,很是羡慕。但是自从他妈妈三年前溜索道时差点掉到怒江里,她就再也没有到过江对面,许多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姐姐去买,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弟弟过索道。但是有一天,弟弟实在忍不住了,就跑到屋顶上去,拿了个木架,脱下自己的一件外套,搭在木架上,套好了,又从梯子上“滑”下来,觉得不好,又来回做了几次调整,我觉得他挺机灵。做好调整,拿着溜索道的绳子,大胆地去学校了。在学校,他在墙边踩着高高的泥土,趴着,看着姐姐,学校的其他人打篮球,玩跳皮筋......真是个求学心切的小男孩。后来,学校来了个从深圳来实习的女老师,姓聂。聂老师看着年级的学生每个都穿着拖鞋,很是心疼,就用尺子把每个人的脚的尺寸计量下来,告诉了在深圳的朋友,并叫朋友寄了16双雨靴,通过家访的形式来送给每一位同学鞋子和两双袜子,这段令我很感动。

此外,聂老师还送给娜香一双红雨靴,弟弟吵着要,非常喜欢。但第二天上学时,姐姐依旧光着脚,弟弟像箭一样跑到姐姐身旁,替姐姐穿上了鞋子,并说:“今天每个人都穿着新鞋子去上学,姐姐你可不能没有。”我差点留下了眼泪。放学回家后,妈妈坚持要把这双鞋给姐姐,答应给弟弟买一双新鞋。聂老师知道后,跟着姐姐去小卖部买鞋,当问起鞋的价格时,我很吃惊!16.5元一双鞋。在城市,随便都80~90,还有上千的,但是村里的孩子连这一点点钱都付不起,我们呢,随便就可以穿上轻便的运动鞋,凉鞋......有时还嫌这个不好,那个不好。

娜香准备溜索道时,装好了鞋子,溜到中途,一只鞋子掉了出来,鞋带还挂在包裹里,她伸手去捡,后来两只手都松掉,去捡那只鞋,勾住绳子的东西一松,整个人丧命了,为了一只鞋子丧命了,她多么珍惜鞋子啊!有些人还骂娜香神经病,我越来越难受了。

捐款时,我捐了30元,除了体育馆还是感觉不太舒服,真是难忘的一天!我也希望,那些麻木的同学快些清醒过来!

上学路上观后感14

今天,我观看了《走路上学》这部电影,看完后我深有感触。

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怒江边上。姐姐娜香,弟弟瓦娃。学校在江对面,为了能上学,姐姐每天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,因为通往学校既没有路,也没有桥。看着姐姐能天天上学,弟弟瓦娃羡慕不已,但妈妈一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放心。可爸爸在外打工总也不回来。于是瓦娃就偷偷溜索过江,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学校,偷听了老师讲课。

时值冬天,聂老师却发现孩子们都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上课,课堂上满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,操场上是一片欢歌笑语。聂老师为孩子们的脚细心地量了尺寸,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双雨鞋。瓦娃偷偷溜索过江,妈妈知道后大怒,最后他以姐姐的红雨鞋做为不去溜索的交换条件――他实在太爱那雨鞋了,睡觉时都抱在怀里,梦里都露着笑容。

娜香在给家里买盐的时候,看到了一双适合瓦娃穿的鞋。很便宜,才十六块五。可是她的手上只剩下找回的一块钱,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鞋子,最后把鞋轻轻放了回去。正巧聂老师看到这一幕,她把鞋子买下来,让娜香送给弟弟。兴高采烈的娜香,带着满心欢喜急着溜索回家,溜索到一半时,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,娜香一急,伸手去抓,人却从溜索上翻下来,掉进滚滚怒江。

瓦娃因为姐姐的离去遭受重大打击,从此后再不说一句话。当聂老师给他上课时,要看看他的画。瓦娃无声地带着老师来到一处房梁前。那是一座美丽的桥,桥下是滔滔的江水,桥上是姐弟两个,手拉着手,快乐地去上学……这是瓦娃的梦,能走路上学,不再溜索。可是姐姐再也看不到弟弟的画。

这部电影,让人感动的事太多太多。看到瓦娃抱着红雨鞋来到江边给姐姐时,用袖子擦着姐姐的脚,把鞋子套在姐姐脚上;看到娜香穿着新鞋子来到学校,再把鞋子脱下来爱惜地放到一边时;看到瓦娃一个人坐在屋顶上,寂寞地放着风筝时;看到新桥落成时,孩子们站在桥上笑成一片时;看到瓦娃手举风筝,在桥上大叫着“姐姐”迎风向前跑时;瓦娃的一家,是不幸的,娜香为了得到彼岸的知识,了解彼岸的世界,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他们又是幸运的,因为,终于建起了爱心桥,桥这边的孩子们可以走路上学了,再不用溜索了。多么希望,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桥,通过这些桥,让那些仍处在贫困边缘的孩子们获得知识。也多么希望有很多很多的心灵之桥,把我们和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,让我们与他们一起,获得心灵的慰籍。

上学路上观后感15

朋友们,你们是否知道,在云南怒江许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孩子,乃至今日,走路上学都是一种奢望。年初四的上午,我在山东剧院观看了电影《走路上学》。这是一部感人至深、发人深省的影片,感动之余也别有深意。

故事主人公是两个云南怒江的孩子,出生于十分贫苦的家庭。妈妈每天都出去到田里干活,爸爸长年在外打工,70岁的奶奶卧病在床-----姐姐娜香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高索到江对岸上学。因为,一条大江把这个村子和对面的学校隔开了,孩子们只能溜着高空的滑索去学校。一旦出现意外,就会掉进江里,失去生命。妈妈不让弟弟瓦娃去上学,她实在害怕还小的瓦娃会出现意外。可是,出于对知识的渴望,聪明的瓦娃偷偷学会了溜索,几次去对面的学校,趴在窗户上听课。后来,这里的小学调来了一位城里的老师,新来的老师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因为贫穷光着脚丫,没有鞋穿,就给每一个上学的孩子发了一双鞋和两双袜子。姐姐娜香将学校里发的鞋带回了家,姐弟俩都爱不释手,却互相谦让。最后,姐姐穿着鞋去上学了。在小商铺里,娜香给弟弟看好了一双鞋,却没钱买,城里的老师帮她买下了这双鞋。在滑索回家的途中,娜香包里的这双鞋突然掉了出来,娜香为了抓住鞋,伸开双手去抓,也就在那一刹那,滑索中心失调,绳索突然断裂……姐姐掉入了江中,从此以后的瓦娃整日不语,一心思念着姐姐为弟弟能有一双鞋而失去性命的姐姐。

六个月后,铁桥终于建成了!瓦娃终于可以去上学啦!他站在桥上,梦想着自己与姐姐戴着红领巾,手拉手在桥上奔跑,一起上学,一起游戏,但这一切,对于离开的娜香和年幼的瓦娃却成为了永远不可实现的愿望。

观看完这部颇有意义的影片,不仅使我对故事情节久久难忘,也让我陷入了阵阵深思。“为什么身处城市的我们乘私家车上学还不知足、还要常常迟到?”“为什么我们背着高档书包去上学还嫌书本过重?”“为什么我们如此幸福却从不珍惜?”《走路上学》潜移默化间浸入了我心田。那份纯真的姐弟情,那种浓浓的亲情,和他们对知识无限的渴求使我热泪盈眶;他们那种坚持,那种顽强和彼此间的相互体谅、理解,给了我一种久违的感动。珍惜身边的每一点滴,用爱对待身边的一切,只有这样,你我才能感受到身边的幸福无处不在。

观影完毕,我把自己的压岁钱捐入了“希望工程”捐款箱。爱——很细微,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感动、落泪,其实就是一种幸福;爱——很博大,相信此次不同寻常的观影,会将温暖送到怒江千万同伴的心中。

《上学路上观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